-
鼠窜,尽夺所掠牛畜财物,时年方二十五也。丙戌(公元一六四六年)、淸师入闽,地方骚然,国轩会遭大故,乃投军效命,屡立战功,帅不以上闻,祗畀以武职末级之把总职位,驻漳州,位卑职小,未足以施展抱负,郁郁不得志!且思华夏衣冠,沦为左袵,尤戚戚于怀!値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郑成功来攻漳州,国轩率众投之,成功嘉其深明民族大义,委以重任,从而西讨东征,驰骋闽粤浙等省边区,甚至入守惠州,进攻南京,统兵二十余年,参与百数十战;以其智勇兼备,纪律严明,信赏必罚,官兵用命,鲜有败绩
-
石不能言笑口开,读书深处有霉苔。草鸡莫问当年事,鲲海骑鲸去不回。这道诗,镌刻在太平岩笑石前的一块巨石上,署名台阳郑鹏云,题目是「游太平岩经先世延平郡王读出处」。在笑石后面海云洞右边,有一座六角亭,亭边石口镌刻着中山韦廷钧题的「郑延平郡王读出处」。诗中的「草鸡」指郑成功,「郑」繁体字以「草」从「酉」,从「大」从「耳」,酉即地支第十位,与十二生肖的鸡对应,民间即以「草鸡大耳」指郑成功。鲲海即大海,郑成功收复台湾半年后,即病逝于台湾,民间流倡着地骑鲸东征的故事
-
——高雄市出版的「閩光什誌」第二十期,刋出林潮先生「先民的脚步」之誤正一文,指出鄭延平郡王原籍之爲南安,實屬正確,特就原文轉載於次,以供參考。
-
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委林衡道敎授,一月二十五日呼吁国人对民族英雄郑成功,应称之为「延平郡王」,而勿称为「郑王」,以免混淆视听,为阴谋份子所乘。他说,目前一小撮「台独」份子,居然在海外宣称台湾为「郑王国」,且处心积虑地强调,台湾早在郑成功攻台时已独立。这种似是而非极其荒谬的说辞,的确不値识者一笑。当年攻台,是以孤臣孽子之心,志在反淸复明,收复华夏河山,光扬大汉声威,绝无称王称帝企图,更遑论建立「王国」之意愿。故他认为「台独」份子曲解史实,蓄意顚倒是非,对忠于
-
明末淸初,福建南安在同一时期有两位著名人物,一位是孤忠高节,反淸复明屡挫淸军,丰功伟绩开拓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,一位是卑躬屈节,千夫所指,天理难容,不可宽恕卖国求荣,有亏晚节的洪承畴,这两人遗留在八闽民间传说是多采多姿,有的可歌可泣,有的可悲可愤,我们要说的故事是「洪承畴遵母三命」。洪承畴字彦演南安人,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,十二年授蓟辽总督,十三年锦州被围,承畴出山海关,驻宁远,十四年困松山粮绝城破被擒,送盛京,讹传承畴已死建祠都城
-
日本人有姓郑的,大多数的日本人都表示怀疑。但这是千眞万确的事实。淸末日本派驻北京的公使郑永宁是姓郑。八十年前把咖啡馆的情调带回日本的日本人,在美国耶鲁大学留过学的郑永庆,也是姓郑的日本人。最近由日本应台湾郑氏宗亲会邀请来台参加「郑成功复台三百零六周年纪念」祭典的日本法学家郑审一和他的儿子郑喜一;更是日本人。难得的是他们这些姓郑的日本人,都是郑成功胞弟的后裔,永宁永庆是第八代,审一是第九代,喜一是第十代。他们都有族谱为凭,且是经过郑氏宗亲会派人在日本找出来
-
突见一名穿古装甲胄的英挺男子站在身旁与她说「我是陈永华,叫妳爸爸来看看我,我有事要跟妳爸爸说」,林雨璇猛然一惊,赶紧跟父亲林志隆联络。翌日,林志隆与林雨璇到果毅后,花了一上午,找到陈永华墓后,只见一片荒烟蔓草,林志隆看了墓碑的简介,才知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咨议参军,他和女儿合掌向陈永华祭拜,女儿却突然以低沉的男人声音跟他说「这里草长得比人高,墓埕也有裂痕,你想办法修一下」,讲完之后,女儿就回神。林志隆转念一想,既然有缘分,就当作帮朋友忙,隔了几天,自掏腰包雇
-
注:郑成功画像)我曾经敎过一门有关历史建筑勘查与保存的课。虽然我知道,这些建筑系的学生对他们生长地方的历史,几乎是一点都不知道,上第一堂课时,我仍出了几个简单的题目,测验一下他们的程度,做为选用敎材的参考。学生们的答案如预期中的惨不忍睹,但多少是有些人知道这个,有些人知道那个,只是有一个问题却是多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人答对过。题目很简单,郑成功在那一年收回台湾?有的人空下这题不写,也有人胡猜一通。测验结束后,大家你看我,我看你。接着我问他们,你们知道美国
-
八月二十七日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诞辰纪念日。三百余年前,他率军登陆鹿耳门,赶走了据台的荷兰人,对于开发台湾,有非凡的意义。台南的土城,有一座「郑成功登陆纪念公园」,眞的是当初的登陆地点吗?让我们旧地重探,作为对前人的凭吊与思索!按纪念复台英雄郑成功庙,全省共有五十八座。其中除了台南市开山路的「延平郡王祠」是政府所建外,其余的都是民间兴建供奉的。民国六十八年,台南市政府在安南区的土地,也就是从前的鹿耳门地方,筹建了一座「郑成功登陆纪念公园」。如今七年
-
郑成功受到儒家忠君体国的薰陶,是以志节忠烈,诚乃一代完人,名垂千古,永照汗靑。但亦因为施琅的背叛降淸,终被击溃,而明告亡。诚是:「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遗民世界;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,缺憾还诸天地,是创格完人。」—沈葆桢题于台南延平王祠联句这可以说,在郑成功一生志业,不是亡在淸朝之手,而是亡在背叛他自己的重要主将,施琅和黄梧手中。黄梧为福建平和县人,是郑成功最为得力的海澄守将,竟然投降了淸朝,被封为海澄公,提出其「平海五策」,这也唯有郑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