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域子库

搜索历史

搜索结果

您搜索的关键词:战略共返回4条记录

类别 排序方式
在结果中检索
  • 文章太平天國中央區戰事紀略(下)

    来源期刊:《廣西文獻》 第38期  作者:劉謙怡 出版时间:1987-10-10
    关键字: 太平天国运动 战争过程 战略部署

    措施,时有过份失当之处,是为失败之根源。例如:因不满于余万青,故受命伊始,即改弦更张,一反其所为以示振作。对于城中逃出难民,委员讯问,凡受太平官职,或被胁随打仗者,不问情由,一律处斩,由是降者裹足,而密为间谍、一向以敌军往来文书投递者,亦不复送营,于是,不知敌情,终吃大亏矣。四月间,吉等努力构筑工事,以困太平军。东路自京砚山至象山挖濠筑墙,各据点多建营垒砲台,以阻止守军出城抢粮,自是,守军被逼愈紧,不得不作困兽之斗,而天京方面,亦施全力救援,盖吉抚之战略

  • 文章太平天國西征軍戰事紀略(一)

    来源期刊:《廣西文獻》 第26期  作者:劉謙怡 出版时间:1984-10-10
    关键字: 太平天国西政军 战事纪略 战地概况 战略指导 兵力编组

    提要:太平軍定都金陵後,除遣軍北伐外,復行西征。咸豐三年四月中旬,太平軍西征軍溯江西征,卽克太平府(今當塗),五月初克安慶。五月中旬圍南昌,攻三月餘,因淸湘軍增援,屢攻不下,自行撤圍北進,轉攻九江,八月下旬攻佔之。九月中旬克漢口、漢陽,至十月又自行放棄。十二月中旬克廬州(今合肥),湘軍大將江忠源戰死。翌年(咸豐四年)一月,復佔漢口、漢陽、遂攻武昌。並分兵進據宜昌、常德等地。二月初佔岳州(今岳陽),復乘勝南下寧鄕、湘潭,包圍長沙。曾國藩此時所率的水陸軍,欲...

  • 文章漫談太平天國的興起至奠都南京諸戰役(八)

    来源期刊:《廣西文獻》 第20期  作者:劉謙怡 出版时间:1983-04-10
    关键字: 太平天国运动 著名战役 作战经过 战略布局

    部继之,垒卒造成。和军比附江军而营,屯白沙井。自是长沙只南门一面受攻击,战略态势上淸军占优胜也。(湖南省志)两军各伏营垒内,一里外行人如故。太平军只据南城一面,淸军环包之,惟河东西两岸均为太平军掌握,先有浮桥可渡,后则毁之。城内独南门不通,其他六门可缒城出入,故城内接济与交通尙属无碍。太平军初来攻城,先以为城上无大砲,乃占据近城房屋,去城墙不及二丈,亦有直迫城脚者,更凭履升当铺楼屋,高出城垣,故得施枪砲伤毙兵勇无算。守军百计欲毁该楼屋,苦无良策。两军相距甚

  • 文章太平天国太平军之决策及战略

    来源期刊:《廣西文獻》 第56期  作者:潘柱材 出版时间:1992-04-10
    关键字: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永安突围 奠都南京 战争过程 战略失误

    太平天国太平军,[1]如有正确之决策及战略,说不定当时已占领北京,推翻满淸王朝,直至今日可能仍为太平天国时代。本文对太平天国的决策及战略,作一个槪略的敍述及检讨,有些虽然是事后先见之明,但历史是一面镜子,加以检讨仍是値得的,且有抛砖引玉之意。[2]永安突围决策正确,入道州、郴州后,太平军由金田村之三、四千人扩展为五万多人。永安突围是太平天国历史上一件大事,太平军在永安时,由于部署严密,战斗力强,曾多次击败淸军的进攻,据淸军帮办姚莹在「与吴署方伯」、「中复

共4条记录 1/1页  首页 上一页 下一页 尾页  第